繼6月份發布《致習酒全國經銷商、合作伙伴,全體員工的感謝信》后,12月26日,貴州習酒再度發布《致經銷商朋友的一封信》,稱2022年公司新增投產1萬噸,實現含稅銷售收入超200億元,上繳稅金80億元以上,品牌價值1690.53億元,開啟集團多元化發展新征程,各項指標創歷史新高。
200億的銷售額在如今的醬酒市場是一個僅次于老大哥茅臺的好成績,時值歲末年初這個關鍵節點,習酒搞這一出,無疑是在給疲軟的經銷商們打強心針。在白酒行業內, “得渠道者,得市場”。習酒能有如今的表現,其背后的經銷商無疑立下了汗馬功勞。
值得關注的是,很大一部分習酒經銷商與茅臺經銷商重合。財經天下周刊曾報道,貴州茅臺與習酒之間的捆綁銷售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氣候,基本每個茅臺經銷商也都是習酒經銷商。從另一種角度來說,習酒經銷商愿意給酒廠兜底是茅臺給了他們勇氣。
可這份勇氣正在隨著習酒轟轟烈烈開展的“脫茅”運動破滅。離開茅臺的習酒就像離開母親的雛鳥,將獨自面對動銷不暢、價格虛高、庫存轉移給經銷商等問題。而動銷的不暢,早就今年就開始有所表現。據相關媒體報道,作為千元價格帶的戰略核心產品,君品習酒渠道價已在890元以下,明顯低于919元的出廠價;而窖藏1988這樣的次高端走量大單品,渠道價則在520元左右,與568元的出廠價也差距明顯;其他如金鉆等中端及以下產品,渠道價與出廠價也拉開了明顯的差距。沒了茅臺護體,又會有幾個經銷商愿意賠本賣習酒呢?
在12月舉行的習酒創立70年慶祝大會上,董事長張德芹強調,“永遠銘記茅臺集團對習酒的再造之恩,沒有茅臺集團24年的精心呵護,就沒有今天全國知名的習酒,習酒永遠對茅臺充滿摯誠之敬、飽含摯愛之情?!笨蓻]過幾天,貴州茅臺酒廠(集團)習酒有限責任公司就更名為貴州習酒股份有限公司,斬斷了與茅臺的最后一絲牽絆。同時,貴州習酒股份有限公司市場主體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(國有控股)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(上市、國有控股),另外,原高管人員中的李建紅、羅廷坤不在高管之列,新增了陳英華和吳徐建。
歸根結底,習酒更名、改制、高層換血等種種現象都是在為上市做準備,畢竟割資本市場的韭菜可比賣酒賺錢太多。就連A股多只習酒擬借殼概念股都賺了一波快錢,要是正主上場估值上百個小目標還是不在話下。然而,如今習酒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,借殼上市的可能性已經不大,但其獨立首發上市的難度卻也不小。
IPO規則規定,發行人最近3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、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,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,才可提交IPO申請。但是今年7月,張德芹回歸出任習酒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。也就是說,習酒如果要上市,不算IPO排隊時間最快也需3年。
此外,習酒并未列入《貴州省2022年度最新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名單》中。這也意味著,盡管習酒上市障礙已在今年逐漸掃清,但在當地政府層面上依舊未真正排上日程。
2022年習酒給自己的目標是170億,目前看來是超額完成。2023年,在疫情等因素靴子落地后,獨立行走的習酒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。國金證券研報指出,受疫情影響,當前大部分區域白酒實際動銷仍有擾動,從渠道反饋來看,年前的一些年會、團拜等消費有影響,且春節略有提前下終端備貨時間被壓縮,預計也會對動銷有所擾動,但是往后看復蘇的態勢仍比較明確。





